作者:本站 点击数量:27 发布日期:2025-07-15
编者按
春夏秋冬,他们“医”如既往救患者于病痛,续写杏林篇章白昼黑夜;他们“医”无反顾为生命护航,守护健康希望斗转星移;他们“医”片丹心用匠心守初心,谱写大爱无疆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打造专科特色品牌,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医院推出《妇幼匠心》“学科带头人风采”专栏,讲述医院学科带头人领航学科发展的故事,凝聚起团结奋进、创先争优的磅礴力量,全面促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家媳妇又生了大胖小子!”7月上旬的一个清晨,这一喜讯像长了翅膀,瞬间在涟源市伏口镇某村庄传开。这个湘中小村,近两年来已有10余个家庭在娄底市妇幼保健院喜迎新生命。村口老松树下,抱着孙子乘凉的张大妈,逢人便忍不住夸赞:“谢主任那双巧手哟,比送子观音还灵验!”原来,张大妈的孙子曾经因意外夭折,已经结扎的儿媳妇经人介绍,在娄底市妇幼保健院行输卵管吻合术,之后喜得贵子。
张大妈口中的谢主任,是娄底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部部长、妇科主任、主任医师谢媛。她的诊室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等锦旗挂满墙面,而锦旗上烫金的字迹,是一位位患者最真挚的心声。
妙手除障 ———
电切环下重燃生命之光
73岁的张阿姨至今清晰记得初见谢媛的场景。彼时她佝偻着腰,外阴脱出的肿物多年来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叠加30余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和3年多的肺气肿病史,厚厚的诊断书几乎将她的身躯压垮。
“辗转多家医院,都因年龄大、合并症多,被婉拒手术建议保守治疗。”老人的子女看着母亲饱受煎熬,急得直抹眼泪。谢媛蹲在老人面前,查看患处后,温柔而笃定地说:“阿姨,您信我,咱们试试。”
术前,该院内科、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为张阿姨实施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
手术台上,谢媛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腹腔镜镜头下,老人的盆腔粘连严重,超声刀在不足1厘米的间隙中精准游走。“注意止血钳角度”,她透过口罩的声音略显沉闷,“要像给初生婴儿剪脐带般轻柔”。2小时后,当脱垂的子宫被完整切除,麻醉师告知“血压平稳”时,谢媛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这次治疗,不仅为患有复杂基础疾病的老年盆底疾病患者带来希望,也彰显了医院在疑难复杂病例诊治方面的综合实力。 出院时,张阿姨送上锦旗表示感谢。如今能拄着拐杖逛菜园的张阿姨,提起谢媛仍满是感激:“谢主任了结了我的心病,当时就觉得,这医生比亲闺女还贴心。”
这样的故事,在谢媛的诊室里累见不鲜。作为娄底市宫腔镜技术开拓者之一,她带领科室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年均主刀完成宫腔镜下高难度子宫畸形矫正、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Ⅱ-Ⅲ型粘膜下肌瘤电切术等四级手术200余台。
“绣”补希望 ———
宫腔镜下编织母亲梦
“谢主任,您看我还有希望吗?”一个阴雨日,李女士将一沓厚厚的病历本推到谢媛面前。结婚8年,她因复杂性宫腔粘连跑了多家医院。谢媛翻开宫腔镜检查报告,眉头紧锁:“内膜薄如纸片,粘连密似蛛网。”但当看到李女士眼中闪烁的期盼,她还是接下了这台“在薄冰上绣花”的手术。
手术室里,谢媛手持直径4毫米的宫腔镜,当镜头穿过宫颈时,她轻声叮嘱助手:“注意压力,别损坏内膜。”电切环在显示屏上划出细弧,每切断一根粘连纤维,她都要停顿观察出血点。“此处内膜薄如蚕丝。”她指着屏幕,“多切0.1毫米,孕育的‘土壤’就毁了。”
2小时后,完整的宫腔形态重新显现。手术室外,获知情况的李女士母亲激动落泪。术后不久,李女士怀着宝宝来道谢,泪水夺眶而出:“谢主任,谢谢您圆了我做妈妈的梦。”
类似场景数不胜数。在门诊病人数常逾50人次的压力下,“精准诊断”仍是她执着的追求。在接诊一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时,谢媛仔细查阅影像资料,凭借丰富经验发现肿瘤隐藏位置,立即组织科内专家会诊讨论,最终确诊其为罕见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患者争取到宝贵救治时间。“谢主任的眼睛是‘透视仪’,总能看见别人忽略的细节。”科室年轻医生对她钦佩不已。
仁心无界 ———
点滴温情筑牢医患桥
医生最大的价值,不是掌握多少高深技术,而是能否真正把心放在患者身上。
一位来自山区的患者因大出血手术欠费,悄悄留下500元“感谢费”后消失。谢媛发现后辗转联系上该患者,不仅退还红包,还带头捐款助其结清费用。患者康复后步行30里送来家养土鸡,被谢媛婉拒。看着对方含泪离开的背影,她在科室会上说:“患者的口碑,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她将“廉洁行医”刻入职业基因。患者刘女士剖宫产后欲赠1000元红包被拒,家属趁夜将卡塞入值班室门缝。次日,谢媛立即委托护士长将钱存入患者住院账户。29年来,她拒收红包、礼品超100次,相关金额全部退回或转为住院押金。
“医乃仁术,必先立仁心。”面对语言不通的外国籍产妇,她耐心画图解释疾病过程;为消减肿瘤患者恐惧,她自创“暖心治疗五步法”;她的私人电话24小时开机,成为无数患者的“健康热线”———无论深夜或凌晨,总能在电话那头听到她清晰专业的指导。
谢媛深知,守护妇女健康非一人之力可为。她将大量心血倾注于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她年均授课20余场,培养带教基层医务人员超100名。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人才梯队日益壮大,近年有2人获省市技术能手,开展新技术10余项,微创手术占比提升至65%。
盛夏的傍晚,谢媛埋首桌前,正认真为患者写出院嘱咐。窗外,医院的灯光次第亮起,如撒在夜空的繁星。而几十公里外的涟源一座村庄,又一场“添丁宴”正在热闹进行,大家言谈间总会提起谢媛———她用一双妙手在手术台上织就家庭圆满,更在人间烟火中,活成了患者心中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