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 点击数量:3912 发布日期:2024-04-03
医学里,有一种疾病名字会让大家觉得浪漫,该病名为“接吻病”,又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原发性 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一种主要临床综合征,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我国儿童 IM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6 岁。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均有发病,以秋末至初春为多。人群感染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由于病毒主要在口腔分泌物中,因此口-口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经输血传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孩子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同时,注意室内通风,也要注意保暖。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依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及预后
治疗原则:IM 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临床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如肝功能损伤明显应卧床休息,并按病毒性肝炎给予护肝降酶治疗。
(2)由于轻微的腹部创伤就有可能导致脾破裂。防治脾破裂,应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撞击脾脏的动作(详见表格)。
(3)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仅在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4)抗病毒治疗可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伐昔洛韦等药物,但其确切疗效尚存争议。
预后:本病系自限性疾病,预后大多良好,自然病程约2~4周。少数恢复缓慢,可达数周至数月。病死率约为1%~2%,多由严重并发症所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
由于除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外,一些恶性疾病,包括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等也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正在研制 EB 病毒疫苗,除可用以预防本病外,尚考虑用于与 EBV 感染相关的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