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 点击数量:3905 发布日期:2018-10-08
据统计我国已婚已育妇女中37.8-45.2%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开和妇幼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获得高质量的产后康复治疗和指导。
近年来各类民间产后康复中心也在我市安家落户,遍地开花,火爆背后,伴随而来的是各种问题,其中突出的是:“乱”是指现在行业存在许多乱象,甚至租几间房子就能开业;“患”是指隐患,最大的问题就是感染;“缺”是指缺少专业的护理人才;“贵”是指价格贵。市妇幼产后保健科常遇到这样的病人,产后42天盆底评估肌力不好但是没有子宫脱垂的病人,经过民间机构的所谓产后康复后,出现了子宫脱垂,来我院就诊时痛苦不堪,后悔不已。
事实上产后康复对机构设施设备、环境、人员配置等均有严格规定,并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已先后发布《产后母婴康复机构指南》、《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产后母婴康复机构评审实施方案》。指南规定,产后母婴康复机构选址应距离最近的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不超过15分钟车程,医务室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配有专职医护人员等。产后康复需要医疗保驾护航,而医疗机构从事产后康复服务也会相对更安全,更具针对性。
那么,产后康复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 坐完月子就不需要进行产后康复了
很多妈妈认为产后42天,月子就坐完了,不需要再做产后康复/盆底康复了。但在分娩后的第42天,产妇都需要去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例行产后检查,而产后42天至6个月内,是女性产后康复、盆底康复的最佳恢复期。
1)因为妊娠对女性盆底肌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如果不做产后康复,这种损伤是很难自我修复的;
2)不及时的做产后康复,盆底肌功能就不能得到恢复,很有可能造成漏尿(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阴道脱垂)
3)即使近期内没有或很少出现上述症状,也会在妈咪们步入中老年后突显,到那个时候再做康复,为时已晚!只能通过手术,不但不能根治,还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误区二:急于腹部塑形
生完孩子后的大肚腩和松弛的皮肤,让很多新妈妈非常抓狂,她们期待着早日重塑产前的紧致腹部,憧憬着迷人的马甲线。而事实是,过早地腹部塑性可能会带来二次损伤!
1)加重腹直肌分离。在孕期,产妇的腹直肌会被逐渐增大的胎儿撑开,造成腹直肌分离。腹肌力量一旦减弱,孕妇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就要动用更大的腰背部肌肉力量,长此以往,腰背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休息,因此产后腰背痛非常普遍。
在腰背部肌肉的牵拉功能没有恢复前,不适合做腹部塑形,否则还会加重腹直肌分离。
2)造成盆底二次损伤。在盆底肌功能没有很好地恢复前,腹部运动会造成腹压增大,进而压迫盆底,会造成盆底肌的二次损伤,这样产妇有更大的风险患有盆腔器官的脱垂。
很多新妈妈说我是剖宫产,应该只有阴道分娩才会对盆底造成损伤,我就不需要做产后盆底康复了。
真实的情况是,怀孕时,随着胎儿体积和重量的增大,孕妇的重心由腰骶部下降到盆底,腰骶部的脊柱前弯,腰椎向前突出,盆底也承受了更大的重量。因此,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这种盆底损伤都是存在并且相等的。因此,不管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都需要做盆底康复。
误区四:选择不科学的产后康复
怀孕期间准妈妈骨盆各关节发生了改变,骨盆外扩,民间各类产后骨盆修复,盆底修复强势宣传,使很多妈妈选择了所谓的骨盆修复、盆底修复,可是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子宫脱垂。
产后的骨盆修复和盆底康复需要有深厚的医学解剖和肌骨康复知识,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按照骨盆各关节面和盆底肌肉的解剖结构进行修复,方能恢复产后骨盆和盆底肌力。